<track id="ohevz"></track>

    <p id="ohevz"></p>
    1. ?
      首頁 > 核電科普 > 核電知識
      與其他發電形式相比,核電的經濟性如何體現?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4-30

      核電作為可以大規模運用的工業能源,與煤電、風電、太陽能比較,有明顯的經濟性優勢: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署(OECD)在2010年的研究報告指出,歐洲的核電發電成本是光伏發電的1/5.3,風電的1/1.8,使用碳捕集技術褐煤發電的1/1.2;中國的核電發電成本是光伏發電的1/4.7,風電的1/2.1。

      與煤電相比,核電從2013年開始實施含稅0.43/kWh標桿電價,普遍低于電廠所在沿海各省煤電標桿電價,體現了核電的市場競爭優勢。同時,核電成本的包容性大,是全成本,即核電的發電成本中除了燃料費、運行維護費、折舊費、財務費用外,還包括了電廠退役的處置費用和對乏燃料的后處理費用。而煤電的成本中目前有脫硫、脫硝、除塵成本,但沒有對二氧化碳的收集、處置費用(如碳捕集技術費用)。這意味著,煤電成本在環保壓力下有增長空間,而核電成本沒有這個增長壓力。

      除了有害氣體零排放的環保優勢外,由于核電使用的燃料少,百萬千瓦機組每年僅25~30t,而煤電要燒煤300t,所以燃料存放、運輸成本節約優勢明顯。

      核電與風電、太陽能相比,核電的運行小時數高,每年可達7000h以上,穩定可靠,可承擔電網的基本負荷。而風電、太陽能每年有效上網小時數為1500~2000h,且受自然條件影響日間波動大,電力系統還需要配備煤電、氣電、抽蓄等來均衡波動性(調峰、調相、調頻),加大電力系統運行成本。

      目前各國對風電、太陽能上網電價均實時財政補貼政策,以維持其經濟盈利性。隨著各國尤其是經受金融危機沖擊至今仍在艱難復蘇的歐盟國家推出財政補貼的實施,中國也將在10年之內逐步削減或取消財政補貼,風電、太陽能的盈利性將下降,這種依賴財政補貼的盈利模式將面臨考驗。而電價中不含財政補貼并且實施標桿電價的核電的盈利性具有長期穩定性和政策保障性。



      久久无码AⅤ一区二区三区

      <track id="ohevz"></track>

      <p id="ohevz"></p>